![]() |
|
|||||
![]() |
|||||
|
|||||
|
|||||
第二十六期基地工作简报(2007年第1期) | |||||
作者:洪小荣 文章来源:重点研究基地网络管理管理信息中心 点击数:4845 更新时间:2007-7-4   | |||||
(一)《东南亚历史及其与中国关系》(2005~2008)进展情况之五(主持人:廖大珂) 1.《菲律宾修宪与反修宪运动探析》,《南洋问题研究》2006年第4期。 2.《南海争端与东南亚国家的扩军》,《南洋问题研究》2006年第4期。 3. 吧城华人公馆档案文献及其研究现状》,《南洋问题研究》2006年第4期。 4.《19世纪末爪哇鸦片税收专卖承包制研究》,《南洋问题研究》2006年第4期。 5.《中法会勘中越边界粤越段之浅析》,《南洋问题研究》2006年第4期。 6.《从〈三宝垄华人编年史〉看伊斯兰教在印尼的传播》,《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7.《以港兴市――〈厦门市志〉有关海外交通历史的述评》,《厦门市志评论文集》,方志出版社2006年版。 (二)《当代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其与中国关系综合研究》(2005~2008)进展情况之五(主持人:吴崇伯) 1.《CEPA框架下福建与香港经贸合作机遇与对策研究》,《厦门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2.《苏西诺政府的经济政策及制约因素》,《当代亚太》2006年第12期。 (三)《当代印度支那及其与中国关系综合研究》(2005~2008)进展情况之二(主持人:廖少廉) 项目负责人廖少廉应邀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中国与东盟关系国际研讨会,有机会与东盟国家的各界人士,尤其是研究人员一起探讨有关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一系列问题。这种交流对于项目的进行非常有益。该项目的其他工作按计划进行,进展顺利。 (四)《东南亚与台湾经济、政治关系研究》(2005~2008)进展情况之二(主持人:庄国土) 1. 庄国土《东亚华商网络的发展趋势》,《当代亚太》2006年1期。 2. 项目负责人古鸿廷、庄国土教授2006年11月在台湾东海大学召开台湾与东南亚关系小型研讨会,收到论文: (1) 莫顺宗《台湾与马来西亚华文高等教育:以新纪元学院为例》 (2) 王文斌《论海峡两岸局势变迁下的马来西亚华人》 (3) 张晓威《留台生返马来西亚后的社会参与:以张景良为个案分析》 (4) 刘相骏《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对东南亚的人道主义援助》 (5) 沈燕清《甲必丹苏鸣岗与荷兰对台湾的开发》 3. 庄国土《海峡两岸侨务工作比较研究》获国务院侨办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二、其他有关工作情况报告 教育部社科司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2006年11月21日,应邀前来参加我校国学研究院复办典礼的教育部社科司袁振国副司长,社科司规划处张东刚处长,社科司成果处魏贻恒处长、马建通副处长及段洪波科长一行5人对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南亚研究中心进行了检查和指导。 上午,教育部社科司一行5人在嘉庚二514会议室听取了我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情况的汇报。汇报会由王旭处长主持。李建发副校长首先阐述了我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成效、若干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十一五”发展思路。我中心副主任王勤教授就本中心的建设成效、“十一五”发展思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报。 下午,袁振国副司长一行在李建发副校长、陈武元副处长的陪同下,对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观了基地主任办公室、资料陈列室、会议室、图书馆、阅览室以及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机房,对我基地的建设给予高度的评价。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hxr |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权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 |||
|